• 271教育 | 君子不器 ——《论语》读后感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19-02-23

  《论语》是作为中国几千年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言语的辑录,赵普曾说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。《论语》博大精深,我从小处入手,选取其中的一个点,来分享一下自己读书的感悟。

  何谓“君子不器?”君子不器就是指“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”。条条大路通罗马,并非只有自古华山一条路。不被外在形式约束而探求背后的真理,这是君子应有的作为。

  何谓“器”?《易经系辞》中说到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“形而上”是无形的道体,“形而下”是万物各自的相。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,就不能领悟,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。

  总结来说,“道”就是我们所要求索的真理,“器”就是到达真理的各种工具,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工具,但是不要被这些工具所左右。这就是“君子不器”。

  下面,我从社会、做人、文学、科技、审美、271课程整合、课堂、教育几个方面结合“君子不器”来谈谈自己的见解。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1838.jpg

大跃进时期浮夸风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1903.jpg

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丰收


  社会:我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刀切,造成了当时社会发展萧条的悲剧,这是“器”的悲剧;而改革开放以后灵活的市场经济,加上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,盘活了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、社会发展。这就是“不器”。同理而言,革命道路上的“城市中心论”与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的工农武装革命道路的选择也是对“器与不器”的不同诠释。

  做人:从做人的角度来看,“器者”拘谨、规范、照本宣科,做人过分的规矩,往往不受人欢迎;而相反的,这个人视野开拓,待人接物能够随机应变,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,那这样的人,他洒脱、自在、潇洒,这是做人的“不器”。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1922.jpg

范进中举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1925.jpg

儒林外史


  文学:文学上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,范进已然老矣,仍为科考效命,这是“器”的悲剧,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吴敬梓,不第后发奋,留下文字的智慧,这又是“不器”的喜剧。包括清代八股取士、“文字狱”等,难道不都是国家的教育制度“囿于器”的表现吗?《红楼梦》中贴在宁府上房的对联——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。告诉我们世间的事,异常复杂,在林林总总的现象的背后隐藏着“世理”,人在世上活,如果要活得好些,是需要去洞察明了其中的“世理”的。

  科技:市场上的美颜相机,多么灵活,可以削脸,可以变胖,可以除斑,还有各种可爱的表情包,这就是一种“不器”呀,科技的灵活性就是一种“不器”的内涵;而相反地,如果用傻瓜相机照出来,则会非常呆板。

  审美:从审美角度来说,21世纪,追求“极致的瘦”,把体重当做衡量美的标准,这就是一种畸形,一种被“器”的价值观;相反,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健康、匀称、自然。所以我们应当把一日三餐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,每天早上按时吃早饭,享受餐食的美味!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1958.jpg

模板束缚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2002.jpg

科学性


  课程整合:在寒假课程整合的研究期间,指导的课程专家就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,不要被整合文本的模板拘束住了手脚,应当结合各学科各单元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。潍坊市小学数学专家孙俊勇在交流会上提到,我们整合的应当是文本背后的“道”。

  举例来说,异分母分数相加减,必然要先通分,分子相加。如果老师直接教授孩子这种方法,孩子肯定能够做的又快又好,但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,“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”,一个苹果减去一个梨,能得到什么?没法回答,这是因为他们的单位不统一,先通分是为了统一单位,同单位的才可以加减。这告诉我们加法和减法的本质就是向整体中增加,或者从整体中拿走。我们可以使用模板,但不要被模板框住,忘记真理是求“道”,探寻本质。如果完全被“器”锁住,就会丧失创新性,丧失活力。

  课堂:“器”与“不器”也从课堂形式上得到体现,传统课堂的正襟危坐与瀚声课堂的“不拘束”(当然书法课堂除外)形成鲜明的对比。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本质的外在表现,“不拘束”课堂的背后,有着教育者的一番深思熟虑。抛开无谓的束缚,带着镣铐跳舞,在求道的路上向着美好进发,是所有的271人所希冀的教育愿景。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2033.jpg

传统课堂


微信图片_20190226202036.jpg

瀚声课堂


  教育:我觉得“道”是智慧,知识是工具,道是君子所追求的,不拘泥执著于追求知识,不拘泥执著于术语,才能使“道”通达清澈。

  秉承“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、成就自己,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的走向自我教育”的核心价值观,271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卓越品质、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的现代中国人。虽然过程是曲折的,但前途必然是光明的,271教育势必慢慢的影响当代中国的教育,271教育必将发展成教师怀念、学生幸福、社会信任的伟大教育。

  我记得在上半学期赵丰平总校长来瀚声督导检查的时候,正好转到我的课堂,当时我正在上一节复习课,赵校长在大致看过了课堂之后,蹲下来指着语文上的“藕”问班上一个学生,明不明白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,我并没有给孩子讲过藕的渊源,孩子自然摇头。赵校长似是失望,将我叫到黑板前,对我说“一个字,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理解之后记住,你看这个藕,它是一个形声字,上面的草字头是形旁,下面的耦是声旁,上面的草字头表示藕是草本生植物,你觉得这样像我这样给孩子讲一遍,孩子能记住百分之多少?”赵校长的指导,对我有很大的感触。在后期的教学中,我开始思考在课堂上变换汉字教学方法,图片法、造字溯源法、故事法,试验了几个月之后,孩子对学习生字似乎不是那么排斥了,我想这也是一种跳脱出“器”之外的求道之路,在“器”与“不器”之间的周旋,本就是一种伟大的尝试。

  浅水经常喧哗,深水自然沉默。对于《论语》的解读,我相信比我道行深的人大有人在,我在此抛砖引玉,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,也希望大家积极批评指正。